中國瓷器聞名天下、世人皆知,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各有其精妙之處。而浙江龍泉的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則是全世界首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陶瓷類項目”。
今天21點10分,由浙江衛視、國聞文化、十九二十、騰訊視頻聯合出品、酒鬼酒冠名播出的《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三季即將播出第七期,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演員周韻、牛駿峰、唐九洲組成的“萬里少年團”將與飛行嘉賓李治廷一同前往浙江龍泉,感受龍泉青瓷舉世無雙的獨特魅力。

失傳千年重現人間
萬里少年團探訪冰裂紋再造者挑戰親手制瓷
龍泉窯遺址曾有窯口一百多座,其中哥窯名聲最盛,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金絲鐵線”的釉裂紋而著稱。而在哥窯的各種釉裂紋片中,又以“冰裂紋”為尊,素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說法。雖然燒制冰裂紋的技藝在宋代后便已失傳,但好在千年后終于又有龍泉瓷匠再度研究出了燒制之法。

節目中,“老單”單霽翔與李治廷、唐九洲一同來到浙江龍泉葉小春青瓷研究所,探訪冰裂紋研發第一人葉小春和他的冰裂紋燒制技藝?,F場,萬里少年團親眼見證了新一批冰裂紋的開窯過程,聆聽猶如風鈴般清脆的開裂之聲紛紛直呼神奇。然而面對剛剛出爐的新瓷,葉小春為了堅守品質做出了哪些令萬里少年團驚呼不已的舉動?

堅守窯火復刻“殘器”
萬里少年團感受“青瓷界的維納斯”殘缺之美
在宋代六大窯系中,龍泉窯是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最精、生產年代最長的一個窯系。自三國兩晉時起,至清代式微,龍泉的瓷器生產歷史長達1600多年,其鼎盛時期每年的瓷器生產量高達上千萬件。

節目中,龍泉市博物館長吳明俊表示,之所以說天下龍泉,一個是因為龍泉產量大,另一個則是因為龍泉瓷器的精美。而作為龍泉青瓷精美氣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目前收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被稱為“青瓷界的維納斯”的“螞蝗絆”。這只世界上最著名的殘器之一,因鋦釘形似螞蝗而得名,在龍泉窯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節目中,周韻與牛駿峰來到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劉杰創建的龍泉第一座迷你小龍窯——“在山堂小龍窯”,感受明火柴窯燒制復刻殘器的獨特質感。
在此之后,眾人還齊聚雅集,聽古琴煮茗茶,在充滿雅致古意的環境中對談。究竟對于復刻古物和創新道路,龍泉的青年陶瓷藝術家們有何見解感悟?柴火燒窯復刻出的瓷器又有何獨到之處?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天21點10分浙江衛視《萬里走單騎》第三季,跟隨“萬里少年團”共同感受“天下龍泉”的獨特魅力。